|
【产品设计】张昶林和他的觉土窑 |
【chanpinsheji】2014-12-6发表: 张昶林和他的觉土窑 ■肖学文姜宗福一、走近张昶林和他的觉土窑有人说,陶瓷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中“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山的大型九龙壁瓷雕,无不彰显着中国历代陶瓷雕塑的精彩风流,可以这么说,中国陶 张昶林和他的觉土窑■肖学文姜宗福一、走近张昶林和他的觉土窑有人说,陶瓷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中“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从秦始皇兵马俑到山的大型九龙壁瓷雕,无不彰显着中国历代陶瓷雕塑的精彩风流,可以这么说,中国陶瓷雕塑是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步伐而同步发展的。上世纪,在瓷都景德镇,陶瓷雕塑更曾是其耀眼的艺术名片,它几乎与青花、玲珑、颜色釉并列为瓷都五大大特色,在市场风靡一时。然而,一个世纪过去了,当陶瓷艺术品市场日益火爆时,陶瓷雕塑却越来越多表现出落寞和疏离:从业群体越来越少,艺术佳作日渐匮乏,市场越来越萎缩,以至于一些从事雕塑十几年的艺术家,也不得不改弦更张。因为市场魔力是巨大的,放弃带来的是立竿见影的巨大经济效益,而面对日渐稀少的队伍,坚守的雕塑家已是寥若晨星。 与热闹的陶瓷绘画相比,雕塑确实显得寂寞。在以千万计数的陶瓷绘画艺术群体面前,陶瓷雕塑家实在是一个微乎其微的“小众”了。张昶林,就是这样一个固执地坚守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中的另类。 对陶瓷的兴趣,缘于是在2008年的景德镇之行。我受陶瓷大师 邀请,前往考察,当我踏上瓷都景德镇那块遍地瓷韵的土地时,我的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我不仅从那瓷的滥殇中感受到了美的力量,更是领悟到了瓷的禅意,后来就有了我的《瓷禅一味》一书。 认识张昶林,正是那次景德镇之行。当我走进张昶林的“觉土窑”时,我算是真正认识了陶瓷雕塑,真正认识了陶瓷之美。 再后来,我竟与陶瓷结下了不解之缘,神使鬼差般弄起了岳州窑。成为一个“陶瓷人”,与张昶林自然就熟络起来。 张昶林先生于1977年5月出生于享誉世界的陶瓷历史文化名城——江西景德镇。父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老“陶瓷”,一辈子与瓷为伴,靠瓷讨生活。从小生长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陶瓷艺术氛围的环境里,张昶林耳濡目染的都是陶瓷,血液中自然就贯通着陶瓷的气韵。张昶林于1992年开始学习美术,当时并没有将目标囿于陶瓷之中,单纯的只是一种骨子里的热爱。当他真正考进景德镇陶瓷学院,他似乎才明白,这其实是个宿命。 张昶林说:“我打小居住的单位宿舍走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和轻工部陶瓷研究所都只需十分钟,所以当我1996年考上景德镇陶瓷学院的时候,姚永康、李菊生、龚龙水等这些当年的老教授就打趣地说:‘某某人的孩子考进学院啦’。其实自小就被陶瓷这个环境包围,谈不上有什么强烈的感受,只是因为太熟悉了,对陶瓷的特殊情感是通过求学和后来一些工作经历慢慢积累起来的。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对陶瓷的感受不单纯只是艺术这一方面的,更多的是回忆、生活、情感等全方位的。” 1999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陶瓷艺术专业后,张昶林先后在广东、福建的一些工艺美术品公司担任设计师,也做过产品开发部主管。2003年来到德化后,张昶林深深地被德化民间传统雕塑所打动,于是开始去探索和积累一些民间陶塑技艺和表现手法。 2009年,张昶林开始创办“觉土窑”个人陶瓷工作室。在此过程中,他发现德化除了传统德化白的一些陶塑有丰富的民间技艺手法之外,关于陶土类的创作特别少,于是就一方面学习德化白的传统雕塑技艺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尝试对德化陶土等材料进行配制和研究,而且德化的原矿红土材料在捏塑和烧成的时候有它独有的特性,发色类似宜兴的红土,可高温煅烧,如果加入一些陶瓷熟料和沙粒就可以制作出一些较大件的作品,另外和一些窑变釉的结合可以产生多样化的釉面效果。同时,他对德化瓷塑艺术大师所运用的技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德化瓷塑艺术大师所运用的技法是非常丰富的,他们一般运用捏塑、雕刻、镂、推、接、修等各种工艺手法,成功地将瓷塑造型与瓷釉功能相结合。他们所运用的工具多为竹制,使用竹制工具既不会产生因铁锈沾染泥料造成的铁斑点,使其洁白无瑕,又可以得心应手地雕刻、切削和推光,使作品面颜清秀,衣纹深透,轮廓构成浑然静美。通过学习与对大师作品的品味,常常让张昶林有一种醍醐灌顶的顿悟。 在此期间,他还不断地走访佛山、龙泉和宜兴等地的民间艺人,希望从民间传统工艺中学习瓷塑的表现技巧。严格来说,传统陶瓷工艺有七十二道工序,很多民间流传下来的制瓷技巧都非常实用,每次出行都受益颇丰。 在不断的游历与走访中,张昶林不仅掌握了全套的陶瓷工艺的工序,而且使自己的艺术感悟已沉淀到了一定的深度,于是,他开始潜心新古典美学陶瓷雕塑创作。 二、 凝固的音乐与流动的意韵 由于从小酷爱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喜欢历史文化题材的文学、书画作品,喜欢深入观察和思考,推崇中国士族的生活方式,他的创作取向不自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品题材多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旨在塑造水墨意境的想象空间。作品追求朴拙、自然,创作手法随性、写意。或用夸张手法来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追求造型空间的韵律感,或大气写意,赋予雕塑作品中国国画水墨元素的内涵,“道法自然”,浑然天成。 在张昶林创作的系列作品中,正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才使他的作品独具魅力。如他的获奖作品《唐伎乐》(2011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四川文化艺术创意设计金奖)、《大唐伎乐》(2011年获得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和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达摩东来》(2011年获得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和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诸葛亮》(2011年获得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和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达摩面壁》(2011年获得首届“东方明珠杯”全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评选活动铜奖)、《知音》(201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银奖)、《苏武牧羊》(2012年获得福建省首届“闽艺杯”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大赛铜奖)、《十里秦淮情》(2012年通过中韩陶艺交流展追进委员会被韩国江原大学永久收藏)等,无不深深植根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土壤之中。 张昶林创作的《唐伎乐》与《大唐伎乐》系列作品,其灵感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的《伎乐图》和朝阳唐墓出土的一组唐代陶瓷伎乐俑。唐代由于统治者在文化、艺术等方面采取了兼收并蓄的开明政策,促进了中外交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融合,音乐舞蹈也呈现出各种流派融合发展的繁荣局面,将唐代的乐舞艺术推向高峰,其种类之全、分类之细,皆为历代所不能企及。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珍品中,表现大唐伎乐的作品不在少数,如敦煌莫高窟有一《伎乐图》,描绘伎乐天神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表现伎乐天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手持琵琶、半裸着上身翩翩翻飞,天衣裙裾如游龙惊凤,摇曳生姿,项饰臂钏则在飞动中叮当作响,别饶清韵。突然,她一举足一顿地,一个出胯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的绝技——于是,整个天国为之惊羡不已,时间也不再流逝。人物造型丰腴饱满,线描写实明快、流畅飞动,一气呵成,天衣飘飓,有“吴带当风”的韵致。 1998年,朝阳唐墓出土了一组唐代陶瓷伎乐俑,其中有弹奏古琴、琵琶、竖箜篌的,有吹奏笙、排箫的等等。他们应为一个演出团队,人物神情各异,形象生动。看到它们,不由得使人们仿佛听到了悠扬动听的旋律,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呈现眼前。 如何用现代陶瓷艺术表现古代音乐舞蹈的盛景?张昶林一次又一次凝望飞天,一次又一次冥想伎乐陶俑,他的眼前仿佛有翩翩长袖随着曼妙的乐音飘起,他的心中一尊尊线条流畅的乐者正在向他走来,对,用细腻的“中国白”表现流动的音乐,不正是自己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吗?张昶林激动地坐到自己的工作室,和泥、打坯……闭上眼睛,行云流水般抚弄着灵性瓷泥……等待、煅烧……当一尊气韵流畅的《箜篌》展现在眼前时,张昶林眼睛湿润了,雕塑双腿向右盘坐,头梳单刀髻,面庞圆润,轻点朱唇,身前置一竖箜篌,目视琴弦,神情专注,双手作弹奏状,从他的指间,仿佛有一个个饱含生命的音符在跳跃。张昶林从这尊36cm×32cm×24cm的《大唐伎乐—箜篌》中,仿佛看到了陶瓷雕塑灵动的生命,同时也看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再现。 在那些沉醉在大唐音乐的日子里,张昶林的艺术灵感迸发出了一串串的火花,《大唐伎乐—古筝》、《大唐伎乐—笙》等一批作品相继问世,让他走向了自己艺术生涯里的又一个高度。 用陶瓷雕塑表现音乐主题,他的另一件作品再次让他收获了一份惊喜。那就是2011年获得第二届中国·福州海峡版权(创意)产业精品博览交易会银奖的作品《知音》。“知音”典故出自《列子·汤问》,相传伯牙善弹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琴音志在流水,子期又说“洋洋兮若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认为没有人能像钟子期那样懂得自己的音志。伯牙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被传为千古佳话。《知音》这件作品以“中国白”加德化红土创新搭配瓷泥为骨肉,氧化茶叶末釉为衣,烧成1270℃。身上的衣纹做成自上而下的水纹以暗示高山流水的气韵。伯牙抚琴,宛若无我之状态。子期抚须,侧耳闭目聆听渐入佳境。如果说子期是伯牙的知音,那是因为伯牙走进了子期的内心世界,他用音乐解读了子期内心的寂寞。张昶林不正是走进了古代音乐的内核,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在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么? 《苏武牧羊》表现苏武在塞外的凛冽寒风中牧羊,手持节杖脊背傲然挺立,表现出不屈的意志和气节。苏武牧羊主要是体现民族精神,尽忠守节,不辱使命。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不屈服,面对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仍然不屈服,始终忠于祖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这既是一个故事,也是一章古曲,后代无数的艺术家在这一古曲的基础上翻出新声,或创作出震憾人心的画作,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当张昶林第一次听到这支苍凉的古曲,就有了创作的冲动,后来,他又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欣赏到刘继卣的设色中国画《苏武牧羊》时,那十二余平方尺的身著红袍的苏牧手握节鞭,望眼欲穿的盼望回归祖国,众多肥羊簇拥周围,这样一幅惊世骇俗的鸿篇巨制,一下子击中了他的心灵,内心的创作激情再次喷发,他放下手中的其他作品,全身心的投入到《苏武牧羊》的创作之中,一尊以“中国白”加德化红土配瓷泥为骨肉,还原铁锈为衣的陶瓷雕塑艺术作品诞生了。该作品在2012年获得福建省首届“闽艺杯”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大赛铜奖 张昶林另一系列作品是以秦淮风月为主题创作的。秦淮河是一条文化底蕴很深的河,它的繁华与伤感成为无数文人笔下的主题。十里秦淮,六朝金粉,这是醉生梦死、富贵温柔之地,亦是感慨世事无常的凭吊之处。多情文人抛不下歌舞樽前的欢乐,也忘不掉“商女歌玉树后庭花”的伤感。“秦淮”深深地扎根在了中国文人心中,从唐诗到宋词,再到朱自清的散文,浓郁的粉脂气息与忧郁的文人情怀,也因此造就了秦淮佳丽卓绝的风骨与豪情,无不撞击人的心灵。秦淮风月的主要表现形式,也在于音乐,歌船画舫间,侬言软语时。 张昶林无疑也是一个有着浓郁人文情怀的人,对于如何表现十里秦淮的意韵之美,他有着自己的美学思考,同样要表现音乐的主题,秦淮的柔美,与北国的雄浑显然是不同的,它更需要以多样化的手法,形态上用真实描写,有些细部甚至用超写实主义的表现,但又与装饰性甚至是抽象的形体结合在一起,把“形”与“意”合为一体,才能表现出其丰富的内涵。有了成熟的构思,《十里秦淮情·古筝》《十里秦淮情·琵琶》《十里秦淮情·笛子》《十里秦淮情·古筝》《十里秦淮情·月琴》等系列作品便从他的手下诞生。《十里秦淮情》以“中国白”为骨肉,青釉为衣,氧化烧成1310℃,制成后的作品,线条柔美,釉色纯粹,十里秦淮的风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叹为观止。这一系列作品,2012年通过中韩陶艺交流展追进委员会被韩国江原大学永久收藏。 张昶林的作品中,还有一组是他比较得意的,那就是他的达摩系列。当他谈到达摩系列作品的创作时,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谈兴,他说:“中国陶瓷的雕塑具有写意性和表现性,与西方雕塑相比,中国雕塑不重逼真的再现,而是追求气势和神韵。从创作过程来说,瓷塑艺人可以用自己的感觉和理解来创意立体,给人运气成风、一气呵成的艺术享受。我的创作以传统文化为主,我觉得中国的陶瓷艺术要学习西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手法,既要有当代的符号和世界的共融性,又必须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性,才有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立足点和说服力。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儒、释、道的互补结构是古代思想理论的精髓。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倡导入世,又以佛、道的思想为辅,构成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文化系统。我觉得这些都应该好好地继承。给现代人讲述古代人的智慧和思想,我想可以通过瓷塑这一艺术形式用自己的观察方式来解读和展现出来。”有了这样的文化思考,于是就有了他的《达摩东来》(2010年,获得第二届福建省陶瓷艺术和旅游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达摩面壁》(2010年,获得首届“东方明珠杯”全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评选活动铜奖)。 此外,张昶林以民国大都会,十里洋场夜上海为素材创作的系列作品也有很大的影响。这一系列作品追求造型语言、形式的完美和丰富的釉色表现效果,以强烈的瞬间视觉效果,加强内在的感染力,体现了造型与釉色的完善结合,并用线条流畅地表现形、神、理、趣的意味,如《夜上海 合音》(26cm×36cm×21cm,2012年)、《夜上海 萨克斯》(29cm×17cm×20cm,2012年)、《夜上海 歌舞者》(36cm×16cm×15cm, 2012年)、《夜上海 小提琴》(23cm×18cm×21cm,2012年)等。通过不断地尝试努力,他探索到不同的造型适用不同的颜色釉,让神奇莫测、千变万化的高温色釉走出了一片新天地。 三、 突破与创新艺术永恒的追求 当代陶艺对传统雕塑的影响突破了旧时的约束,作品更强调泥性的表现,在当代的中国雕塑创作中加强对手工痕迹的保留,因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创作时的痕迹,随性而自然,轻松而不失大雅。陶瓷艺术发展虽然受到当代思想影响,但张昶林从不迷信古人,更不迷信当代的大家,他特别注重个人自身的风格与陶瓷创作的结合,并尝试用中国国画写意的手法,例如留白、飞白、藏风、气韵等表现手法加入陶塑泥性的思考和研究。他主张当代陶塑的创作者在思想和观念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留做一些创作形态上的大胆尝试和突破。他说:“创作过程中所运用的泥巴,通过撕扯、刮划、褶皱等成形方式可以使瓷塑各部分的形态在空间上发生变化。比如制作中的褶皱、凹凸是为了烧成以后产生丰富的釉面变化。切割后产生的肌理是为了凸显泥性的自然等,这正是陶瓷艺术的魅力所在。”他在陶瓷创作中喜欢用釉来表现,釉是一种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薄层。因为釉的种类很多,按烧成温度可以分为高温釉和低温釉,按外表特征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有光釉和无光釉等。他说:“能够对釉料及窑变的规律得心应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是一种非常快乐的体验和心得。” 谈到今后的创作,张昶林总是充满着自信,他说,以后的作品会朝着简洁的方向发展。他喜欢猎奇一些有关传统的历史、艺术及宗教研究方面的书籍,这是张昶林保留了十几年的习惯,他发现中国的人文哲学奉行“大道至简”,于简单之中蕴涵复杂。简洁还含有抽象的因素,从景物中抽出一些“线条”,但这些“线条”不是单纯的线条,也不仅仅是表现形体的因素,还可以展示作者主观情感的运动规律。中国艺术是“线”的艺术,中国人喜欢简单中蕴涵复杂,将情感浓缩在“线条”之中。而简洁是中国文人艺术的重要准则。这些都是张昶林通过陶塑人物创作生活经历中得到的一些深刻体会。艺术的追求永无止境,大道至简,臻于至善,我们相信,张昶林一定会在他的土觉窑,雕琢出属于他自己,也属于世界的艺术珍品。 瓷砖相关 产品市场产品开发产品设计设计大赛设计师大赛设计风格设计论坛设计主管,本资讯的关键词:产品设计传统文化设计大奖赛工艺美术瓷雕雕塑 (【chanpinsheji】更新:2014/12/6 18:14:16)
|